2018年6月28日 星期四

預計今(107)年12月底修復完成,開放民眾參觀這座台灣最大的水利設施文化資產。

原台南水道二期修復工程預計年底完工 未來開放為工業遺產博物館

(新聞及國際關係處發布)
    原台南水道第一期「淨水池區」於102年完成修復並開放民眾參觀後,坐擁多處歷史建物及工業遺跡的第二期「水源地區」,亦將於今(107)年底完成修復工程,未來將結合鄰近的山上苗圃,成立「山上花園水道博物館」,預定12月底試營運。本(28)日市長李孟諺與文化局長葉澤山一同視察修復進度,期勉工程如期完工,未來將成為工業遺產示範點。

    李市長表示,原台南水道第一期「淨水池區」在105年開幕時,頗獲各界好評,待第二期「水源地區」修復完成後,由文化局負責管理營運,並規劃相關的導覽計畫。

    李市長特別提醒,第二期「水源地區」的歷史建物中,遺留過去日據時代的工業設備,數量甚豐,例如90年前從英國進口的快濾筒,以及1915年生產的大型電動抽水機等,百年左右的歷史,卻仍然保存完整,未來也將搭配不同的數位化裝置,重現工業產品的功能,讓民眾更容易了解先民的科技和智慧,提供下一代教育的優良場所。

    葉局長表示,此次第二期工程「水源地區」修復前,遭遇了0206地震,經協調後,震災損毀的部分一併納入原修復工程辦理,預計今(107)年12月底修復完成,開放民眾參觀這座台灣最大的水利設施文化資產。

文資處表示,原「台南水道」由「台灣水道之父」濱野彌四郎所設計建造,94年指定為國定古蹟,指定範圍包含「淨水池區」與「水源地區」。此次「水源地區」修復工程包含2棟古蹟建物(快濾筒室暨舊辦公室與舊檢驗室、送出唧筒室)、1棟非古蹟建物(快濾池室)及附屬建物,工程經費約2億2,800萬元,文化部補助1億2,350萬元、市府負擔7,526萬7,764元、災準金3,000萬元。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